从古至今,中国传统肉食品使用的添加剂(过去统称调味料)无非就是红曲米、酒、糖、硝盐及各种香辛料等。一直到近代,随着中西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西式肉食品传入中国。国外先进的肉食配料也渐渐在中国普及。早在二战时期兴起的以清蒸类、火腿和午餐肉为代表的肉罐头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在我国还是肉食工业的主流,那时的添加剂无非是亚硝酸钠、三聚磷酸钠、维生素C和胡椒、玉果粉等。这些产品除形态稍有区别外,风味基本大同小异。九十年中期,是我国肉食品发展的转折时期,中式新品不断,西式产品更是日新月异,这其中的变化与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分不开。八十年代初一直到现在,肉食品大工业化生产设备并没有太大改变,但肉食品花样品种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更进一步说明,肉食品配料的发展是肉食品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
1、水分保持剂——给肉制品提供了鲜嫩多汁的口感
作为水分保持剂,磷酸盐从单一的三聚磷酸钠发展到由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及其它磷酸盐的复合磷酸盐,使肉食品的保水性大大提高;并且由于多种磷酸盐的PH调和作用,使得同样添加量对于肉食口味的影响更小。随着一些先进的分子复合型磷酸盐及钾盐的介入,复合磷酸盐的保水性及加工性能越来越好。在西式火腿、灌肠加工中应用复合磷酸盐使肉品细嫩、口感良好,切片性及出品率大大提高。
2、防腐保鲜剂—保障肉制品流通中的安全
肉制品中常见病菌——肉毒杆菌的毒害作用非常大,因为肉制品营养成分较高,其它有害菌也很容易繁殖,因此肉制品的保鲜必不可少。以前高温制品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剂就能达到两年以上的保质期。随着肉食加工到流通过程冷链的不断完善,口感鲜嫩、风味纯正的低温肉制品越来越丰富,更多品种的防腐剂为低温制品的流通提供了保障,以乳酸钠、山梨酸、乳酸链球菌素等为主的防腐保鲜结构,不但为低温肉制品的流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这些防腐剂都是安全健康的。
3、发色剂和发色助剂——为肉制品增光添彩
传统肉食加工,因为很少使用发色剂及发色助剂,使得肉制品暗淡无光。新型肉制品加工中,肉类首先要经过一道腌制的工艺(包括干腌、湿腌及注射滚揉)。腌制时需添加某种肉类发色剂和发色助剂,这些发色剂能与肉蛋白作用,使腌制的肉呈现良好红润色泽,而发色助剂能起到促进颜色呈现的作用,并且对颜色的保护作用也很强。肉制品加工中最常用的是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烟酸及烟酰胺作为发色助剂。亚硝酸盐在维生素C的基础上,包括烟酸及烟酰胺在内的多种护色剂复合使用,使得低温肉制品越来越安全,色彩越来越鲜艳夺目。
4、赋形剂——保持肉食品良好形态及口感
赋形剂是改良和稳定肉制品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的物质。传统使用的赋形剂有淀粉、琼脂、食用明胶、禽蛋、脱脂奶粉及大豆蛋白。新型的赋形剂有乳酪蛋白、卵磷脂等乳化剂和卡拉胶、结冷胶、黄原胶、魔芋胶等多糖胶。它们不但能改善肉食品的形态,而且因为对淀粉回生的抑制作用,和对脂肪的乳化稳定作用,使得肉制品能长时间保持弹性和良好口感,不析油不脱水。
5、食用色素——更多的色素丰富了肉食品的色彩'
红曲色素是用于肉食品加工的天然色素。过去只使用它的原料——红曲米或红曲粉。它们的缺陷就是使用不方便,上色不均匀,而且容易在灌制品中形成红色斑点,明显给人不真实感。近年来,由于水溶性红曲红色素的出现,改善了红曲色素水溶性,使其在腌制液及注射液中分散性好,易于调配,且对热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腌制类产品中添加红曲色素后,可以将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减少60%,而其感官特性和可贮性不受影响。更多天然色素的出现使肉制品颜色调配更加准确自然,如高梁红,胭脂红色素和红曲红进行搭配,使得肉制品的颜色更加鲜亮逼真。辣椒红使烤肉的外观更加自然鲜亮,诱人食欲。诱惑红从2003年允许在火腿加工中使用,使得合成色素的热稳定性得以发挥,生产的火腿更加红鲜迷人。
6.调味料及香精——为肉食品加香调味
天然香辛料能够赋予产品一定的风味,还能抑制和矫正不良气味。我国的香辛料品种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多年来,大多数肉制品加工者还是按照古老的使用方法,研粉末,熬料水,用于肉食加工。熬料水,芳香物质易挥发,水本身对香辛料的很多有机成分也提取不出来。添加研磨的粉末香辛料有诸多弊端:风味因高温研磨损失很大;风味分布不均匀;出现黑点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色泽;因天然香辛料易受虫害、细菌污染,往往成为肉制品腐败的原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香辛料,品种繁多,等次不分,标准难统一。这些对肉制品标准化发展很不利,近几年出现了各种香辛料提取物,高浓缩液、树脂精油等,为肉食品调味的标准化提供了基础。
以核苷酸类填味剂及肉类香精为代表的新型调味料的出现,无疑给肉食品加工注入新的活力,以膏体、粉末、精油等为主要品种的肉香精,已经是近些年肉食品生产不可缺少的调香手段。很多新型产品能赢得市场,它的秘诀是和完善的调味调香分布开的。为素食主义者提供的素肉制品更是离不开肉类香精的添香增味。